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7 古诗三首(《元日》等三首)

免费读1235字2024-02-15

老师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北京市燕山向阳小学的王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元日。通过圈画、重点词语结合注释、资料收集,我们感受到了正月初一放爆竹、饮屠苏酒等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我们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继续走进传统节日。请同学们读一读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古诗,想一想清明节和重阳节是哪一天,他们又有哪些节日习俗。

学生

通过语文书中的活动提示,我知道了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通过题目和注释,我知道了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我通过查找资料发现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

老师

你们说的都没错,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气温变暖,雨水增多,万物吐故纳新。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镜,故谓之清明。

学生

通过注释,我知道了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知道了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霏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家都会去祭拜祖先、吃青团。

学生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我还知道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九九,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老师

同学们说的可真好,我们通过询问长辈、联系生活,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了传统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在元日的学习中,我们体会到了春节的那种辞旧迎新的喜庆场面。清明节和重阳节又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请你再次默读这两首古诗圈,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

我从欲断魂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很难过,像丢了魂一样,而且当时的天气是下着雨的,我感受到了诗人心里的滋味,很难受。同样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贝斯亲,我也感受到了他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非常孤独寂寞。我从借问酒家何处有猜测作者想要喝酒,借酒消愁,我从少一人中知道了王维此时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节。

老师

不同的节日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习俗,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请同学们再读这首清明。

学生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木同?遥指杏花村。

老师

深处。异乡的游子,最牵挂的是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是他们久别的亲人。让我们带着这种思念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查看隐藏内容
《17 古诗三首(《元日》等三首)》.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