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遗传与进化 · 人教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31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_第2课时

免费读1268字2024-07-22

  老师: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章第三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1、阐明资源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解释生物进化的实质,使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二、通过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逐代筛选,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形成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首先,请同学们暂停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完成下列填写,请大家核对。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精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那么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否也是不定向的?上节课我们曾通过对100年间曼彻斯特地区化折黑化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知道了导致化尺额黑化现象的原因,使环境的变化起到了选择作用。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型,但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老师:那么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有影响吗?我们对化蛇黑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请大家暂停阅读教材112-113页探究实践中提供的资料,完成,作出假设。计算结果,填入表中,调整环境的选择作用。以浅色个体每年减少20%为例,重新计算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重新填表。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患者种群中决定浅色性状的小s基因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作出的假设自然选择使化齿鹅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依据实验思路,我们进行相关计算。一、提议可知,大s为显性假设,该种群中金型为大s,大s的个体为10个,大s小s为20个,小s为70个。则当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的情况下,第二年基因行为,大s的个体数为10,乘以一加10%等于11。基因型为大s,小s的个体数为20乘以一加10%等于22。基因型为小s,小s的个体数为70乘以1-10%等于63。

  老师:因此,三种基因型的晶型频率为大s,大s是11/11+22+63,也就是11/96,等于11.5%大s、小s的基因型频率为22/96,等于22.9%。小s的基因型频率为63/96,等于65.6%。由基因型频率可算出第二年大s和小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23%和77%。同理,可计算出第三年和第四年相关经行频率和经频率的数值。

  老师:可见,按照我们所创设的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这一情境,随着年份的增加,大s的基因频率逐年升高,小s的基因频率逐年降低。当我们将环境的选择作用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把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百分比定高一点,由刚才所假设的每年减少10%变为每年减少20%。可算出第二年大s、小s和小s晶型频率分别为13%、百26.1%和60.9%。由此所算出的第二年的精频率,大s为26.05%,小s为73.95%。相比较刚才所计算的每年减少10%的数据,大s的基因频率与第一年相比升高的更多,小s基因频率减少的也更多。

  老师:可见,借助数字化的问题情

查看隐藏内容
《31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_第2课时》.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