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 · 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免费读1255字2024-07-22

  老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思想政治课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问,人能否认识世界怎样认识?人能否改造世界怎样改造?从哲学上看,这就是认识实践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什么是认识?一般而言,唯心主义思想家如老子柏拉图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他们都否认识的客观来源,否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唯物主义哲学则正确坚持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后天接触时机中得来的。例如荀子就明确指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老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更加科学。我们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认识,不但具有反应客体内容的反应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我们通常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应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先来讨论两者的区别。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觉,感觉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应,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直觉使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应,如将苹果色、香、味等方面的感觉结合起来,就形成对苹果的整体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在线。而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老师: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应,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如家庭、社会、国家的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应,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宁和断定?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它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的推出未知的反应形式。

  老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而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因而,感性认识还有待于发展和升华。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第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那么,什么又是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常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

查看隐藏内容

《1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