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 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6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免费读1257字2024-07-22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名至清中业的经济与文化。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本堂课我们要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下面我们将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思想领域的变化、小说与戏曲和科技这四部分进行学习。同学们把教材翻到83-84页,我们先来学习社会经济的变化。教材是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来讲述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我们按照教材顺序先学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变化。

  老师:我们通过这幅地图来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现象。通过这幅地图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请大家看图题得到信息,玉米、甘薯种植的情况根据图例及图例在地图中呈现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玉米和甘薯是从南部沿海和西南内陆两个方向传入中国的。那这两种作物的故乡在哪里?通过什么途径传入的?答案是,美洲通过新航路开辟的航线,伴随着贸易来到中国,还能得到什么信息?玉米和甘薯在中国推广种植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明清时期农业的第一个新现象,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我们看教材83页正文第一段来给这个现象加一个输入的时间,明朝后期完整表述就是,明朝后期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3页导研,概括明清时期农业的新现象,我们逐层看教材。第一层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谈小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第二层信息是,一部分土地种植粮食作物,其余的地养了鱼、猪,种植果木、蔬菜,并捕捉鸟类和昆虫。我们给这些内容标出序号,一和后面的二、三、四、五是分属不同产业的圈儿,一是种植粮食作物,剩余则为养殖、种植经济作物捕猎等,属于副业。上述这种现象,我们如何概括?多种经营材料最后提到,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比单纯种植粮食的收入要多。地主谈晓是多种经营的代表,也有地主对农副产品进行初级加工。类似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到了明朝后期逐渐兴盛。由此,农业的第二个新现象的完整表述为,明朝后期,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且收入颇丰。由此我们概括出明清时期农业发展有两个新现象,一、明朝后期新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并推广种植。

  老师:二、明朝后期,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且收入颇丰。我们再来看一下手工业。我们以17世纪初的苏州为例来探讨手工业发生的变化。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阅读材料。我们逐层来看。第一层,无民生耻,最烦恒产,绝少加助轴而互转阻。说的是吴地人口很多,但有土地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从事纺织业,这层交代了地点和人们从事的行业。第二层,几乎出资,积功出利,相依为命久矣。说的是从事纺织业的人之间的关系,有财力的开设工厂,提供汁机原料,贫苦百姓到工厂做工,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从乡依为命久矣。可以看出,这些贫苦百姓属于自由劳动力,雇工与雇主之间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我们将这层信息

查看隐藏内容

《16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