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2 《我爱这土地》意象的选择与组合

免费读1250字2024-07-20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八一学校的谢玉洁老师。我们初三语文组的老师,打算组织同学们录制一个爱情诗玄有声读物,便于大家在课余利用碎片时间重温名著。我们准备用我爱着土地的插画作为有声读物的封面。这节课同学们的任务是设计这首诗的插画,并给插画配上解说词。完成任务前,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画一幅插画,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同学们大概会说,要考虑选择什么事物来画,要画出事物的什么特点,以及整个画面的布局和明暗色调等。那么就让我们静心品读我爱这土地,圆满完成我们的任务。

  老师: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边读边圈画出诗歌中富有画面感的事物,然后思考一下插画要画出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同学们是不是圈画了土地、河流、风、黎明鸟、泪眼这些事物。如果老师选取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来画,那么我要画出他们的什么特点?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然后大家也来试着写一写。

  老师:我准备把土地化成饱受暴风雨摧残,坑洼不平、满目疮痍的样子。因为土地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我会画出河流怒水湍急、汹涌奔腾的景象,因为河流是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也就是说,河流像长期郁结在我们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风是五指西的吹刮着的,激怒的。意思是说,吹刮着的风象征了人们心中永不停息的对暴风雨恶行的愤怒。所以我要画的应该是狂风怒嚎之态,而风是无形的,所以我准备借助外物来表现。而黎明是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所以我会把黎明化成柔和的金色,是朝辉,温柔和煦的笼罩着丛林的景色。

  老师:这些事物的特点老师是怎么分析出来的?是关注了事物前面的修饰语,也正是这些修饰语,把这组事物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意向,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的爱和关切,对暴风雨的仇恨、愤怒和反抗的决心,以及对黎明的向往。关注修饰语是读懂诗歌意向、特点及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些意向来写?让我们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看同学们,你们从课文中找到这首诗创作背景的蛛丝马迹了吗?相信细心的同学已经从诗歌结尾处发现了诗歌的写作时间,1938年11月17日,这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信息?从时间上看,作品写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一年,此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正在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我们再来看这些意向,他们是不是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土地象征了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老师:国土河流象征了我们因祖国苦难而汹涌的悲愤之情。风,象征了人民心中永不停息地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反抗。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选取这些意向,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确定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的特点。同学们一定会说,我还要画鸟。那么我们看看鸟要画成什么样子,为什么要画成这样?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确定一下描写鸟的语句。有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诗中有一个描写鸟的句子标点用得非常奇怪,那就是然后我死了。之前作者使用的是破折号,大家知道这是为什

查看隐藏内容

《2 《我爱这土地》意象的选择与组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