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26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1课时

免费读1270字2024-07-22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第20科,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首先,我们来一起明确一下本课的课程标准、学习任务和重点问题。本课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本科的学习任务一共有五个,第一,归纳概括苏联发展的表现和局限。第二,分析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第三,分析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第四,理解东欧聚变的原因、表现及特点。第五,概括理解在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本科的重点问题一共有四个,第一,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和改革的影响。第二,苏联解体的原因。

  老师:第三,东欧巨变的原因。第四,中国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本课我们将分成两个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我们将解决学习任务当中的前三个问题。第二个课时我们将完成学习任务当中的后两个问题。那么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先来看这幅地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示意图,这幅示意图它反映了二战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在地理上的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杰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四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那么同样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改革。

  老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苏联的改革发展与解体。1953年斯大林去世,在他20多年的领导之下,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以超级大国的身份成为两极之一。二战之后的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在科技上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那么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老师:那么国家强盛的背后,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的对比,1956年在人均肉类生产方面,美国为102.3公斤,苏联为32.3公斤。人均牛奶生产方面,美国为343公斤,苏联为245公斤。从材料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相比仍然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再来看一组材料,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

  老师: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那么我们应该很清楚,跟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清工业和农业应该是更密切一些。那么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老师: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的时候,它的皮鞋产量仅仅只有163.6百万双,全国1亿7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

查看隐藏内容

《26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_第1课时》.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