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 历史 · 统编版 · 上册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7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免费读1255字2024-07-22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四中的唐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我们先从一件文物说起,它是出土于放马堆旱木的纸本地图,因为潮湿,它已经变成了残片,质地是马齿。不过,不过它说明在西汉初年的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豉的基本方法。那在纸出现之前,中国古代有哪些书写材料?这是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演变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先后采用了陶片、硅甲、兽骨、青铜器、石材、简帛等书写材料。那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有同学发现了,前几种比较重而薄,太贵了,作为书写材料都不是特别合适。

  老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在西汉初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诣的基本方法,当时造纸的原料,我们从说文解字中可以寻找到一些线索,这里说指序衣善也从密可见,当时造纸的原料主要是丝、麻等,它的原料成本比较高,产量比较低,因此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所以我们在史记中会看到这样的记载,说东方朔在上书汉武帝的时候,近万字的奏章,他用了3000片减毒,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这说明在吸汗的时候,简读依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书写材料,同时确实不太方便。到了东汉初年,政府开始振兴教育文化,光武帝就重新的兴建太学,明帝即位之后亲自主持典礼,而且为功臣子孙等等重新的建立孝舍,还来挑选一些有才能的人来授业,匈奴也派他们的子弟来入学。社会对于书写材料的需求增加。史书记载,东汉宦官蔡伦在汉和帝的支持下,开始去研究新的书写材料。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它采用了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等为原料。那我想问大家这些造纸的原料有哪些特点?有同学想到了容易找,而且价格还便宜。蔡伦还整理定型了造纸的工艺,这是根据汉代的造豉过程而描绘的造诣工艺流程图,我们从上向下来看,包括主导钞以及晒等步骤。曾经的简单的工艺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一个工艺的流程,这样就可以使造豉能够大规模的生产,而且提高纸的质量,便于推广。那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对于蔡伦改进后纸张的优点是不是已经有结论了,比如原料衣沼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便于推广等等。蔡伦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反复的尝试实践,在105年的时候,也就是汉和帝元兴元年,他将改进后的纸就献给了当时的汉和帝,汉和帝称赞他的才能,人们都开始使用这样的纸张,天下称它为蔡侯纸。那这样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先看一则材料。

  老师:在东汉,太学生多达3万多人,而汉政府的地方的这些公立学校也广招学生,私学之风盛行。在当时全国学生的总数至少是以数十万到数百万计,而他们所用的教材等大多是纸本的,比较的省时也省力,我们就会发现纸就开始为人们所广泛的使用,它就有利于整个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且便利于典籍的记载以及流传。

  老师:从4世纪开始,造纸术也开始向国外开始传播,我们来看这是造纸术传播的示意图,请大家关注噪指数传播的时间以及方向。比如12世纪造纸术就传入了欧洲,结束了欧洲数百年的羊皮纸的时代

查看隐藏内容

《17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