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 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5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免费读1255字2024-07-22

  老师:同学们好,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基层群众资质制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第一,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第二,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三,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有序参与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疫情当下,全国人民都在居家防疫,大家是否关注过小区中或者村中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通过以下图片和文字,我们来进行探究与分享。一、思考何为基层群众自治?又有何特点?PPT当中的这三张图片反映的是抗击疫情下的北京的村和社区,这段北京市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社区村防控方案更是指出,群防群治、群众自我保护等措施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可见,想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是需要靠基层的力量的。

  老师:通过探究与分享,一、我们来看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和含义。首先,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基层群众自治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以及管理活动的自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来梳理基层群众自制的主体、领导依托、行为以及实质,能够更加清晰的来理解基层群众资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回顾我们刚才所学的基层群众自制的含义及特点,并通过这段视频来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本视频是来自新中国70年影像词典当中的,这一词条就是关于基层群众自制的词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视频。

  学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选取的成员组成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制度、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制度。1954年1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这两部相互配套的法律为中国的农民的民主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

  学生: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组织,其工作在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村民委员会设置在乡民俗乡镇下面,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其主要任务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凡涉及农民公益事业和公共利益的事情,都由村民按照民主的方法自主决定,国家机关和社团组织无权干预。居民委员会设置在不设区的市辖区或者其派出机关及街道办事处下面,由居民片内的所有居民组成。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查看隐藏内容

《55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