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 · 上册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1 法不可违

免费读1250字2024-07-22

  老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我是北京一零一中学的黄悦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不可为。在第四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从道德层面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另一种主要社会规则,法律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遵法守法也成为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那么,如何判断合法与违法?怎样区分不同违法行为的类别?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经常开玩笑,请大家思考,开玩笑违法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个案例。今年1月底,刘某在网上发布了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昨天赶紧去大商场门口咳嗽上百次,感染的人越多越好的相关信息。此言一发,立刻引起一些网友的恐慌,大家想一想,他的行为违法吗?你的判断理由又是什么呢?有网友报警,警方随即展开调查。经查,刘某并未感染,他的身体很健康,他出于开玩笑、恶作剧的心态,编造了虚假信息,并在网上发布,共涉及2700余人,其行为引起群众的恐慌,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他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因造成严助不良影响,构成犯罪,将受到刑罚处罚。最终,犯罪嫌疑人刘卯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被公安分局刑事拘留,目前,刘某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大家继续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刘某的行为给你哪些启示?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刘某出于玩笑,其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已经触犯了法律底线,最终也将受到刑罚处罚。这也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当我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行为中严守法律底线,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避免的。

  老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又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如果以好玩或玩笑为借口,造成了社会恐慌,以及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受损,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违法无小事,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也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那么要做到不违法,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7页的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教材48页正文部分回答书中的问题。这3种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它们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3种小情境。镜头一,朱某时道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再来看镜头2,李某等人在观赛时起哄打闹,并向场中投掷水平,展现了不文明的一些标语,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只好找来民警,最终民警将他们带走,而公安机关给予了李某等人警告处罚。我们再看最后一个小情境,17岁的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

查看隐藏内容

《11 法不可违》.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